大师讲座系列活动三《敦煌石窟考古百年》

4月8日, 《敦煌美学与世界的连接》暨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巡展第三场大师讲座系列活动《敦煌石窟考古百年》,邀请到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与来宾分享敦煌石窟考古的历程与主要成果。在活动中,张小刚所长讲述了敦煌石窟考古百年历程与成果,及其对于中国石窟寺考古的意义。

从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莫高窟发现藏经洞开始,敦煌石窟经历了斯坦因等国外探险家等的记录与盗掘行为,40年代张大千、向达、夏鼐等中国学者对敦煌石窟进行临摹、调查和考古学研究,到1944年以常书鸿为所长的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新中国成立后,莫高窟考古工作蓬勃发展,有夏鼐的《漫谈敦煌千佛洞与考古学》,宿白的系列讲座《敦煌七讲》等。2011年,樊锦诗院长主持编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1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融汇了考古、历史、美术史、佛教、测量、计算机、摄影、化学、物理学、信息资料等多学科的手段,成为石窟寺考古报告的范例。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最后,张小刚所长介绍了敦煌石窟的发掘经过。1963-1966年和1979-1980年,工作人员两次对莫高窟底层洞窟窟前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1988-1995年,对莫高窟北区洞窟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清理发掘,为了解莫高窟的全貌和营建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这些突出的考古工作,使敦煌莫高窟成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中唯一的石窟寺遗址。

张小刚所长以高屋建瓴的视角、丰富充实的文图资料和生动有趣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敦煌石窟考古的历程与主要成果,讲座内容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百年考古,百年敦煌,正是一大批中国考古学家和学者们筚路蓝缕、夜以继日的工作和努力,敦煌石窟才得以被保护、传承和深入研究,为我国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并推动了灿烂的敦煌文化遗产走出中国,走向世界。